从今年五月开始,我为了七月中旬的体检,决心开始运动。想着哪怕能减掉一点也是好的,至少面对体检报告时不会显得过分狼狈。
可惜,久未运动的身体根本跑不起来,连迈开步子的力气都像被掏空。我只好从一小时的快走开始,保持心率在有氧区间,安慰自己,这也算是个开始吧。
然而,“开始”总是伴随着无尽的铺垫——首先是装备。
我为这段旅程购入了一块华为GT3手表,附赠的Scale3体脂称让我觉得颇有仪式感。每天快走5公里,看着手表上记录的步数和消耗的热量,似乎找到了一点点运动的乐趣。可是一个小时的步行实在难熬,耳边的风声和脚步声不断地提醒我,时间还远远没有过去。
为了让这段时间变得不那么无聊,我购入了Beats Fit Pro。戴上耳机,世界仿佛安静了许多,脚下的步伐也似乎轻快了一些。但没过几天,脚底传来的隐隐作痛又让我意识到:装备升级远未结束。
一双舒适的运动鞋,似乎是解决脚疼的唯一办法。于是,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双Adidas Adizero。换上它的第二天,我居然走了整整10公里,燃烧了1000卡路里。内心的成就感让我暂时忽略了这一路上愈发高昂的“代价”。
耳机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失控。我在NGA翻看帖子,看到网友对Beats Fit Pro的评价不算理想,于是又买了索尼WF-1000XM4。为了规避手机可能突然响起的报警声,我决定入手一台播放器,索尼的NW-A106成了我的“新宠”。然而这小小的播放器带着安卓系统,耗电还飞快,体验感堪称“灾难”。
接下来的几周,我的耳机“家族”迅速扩展:索尼的头戴WH-1000XM5、BOSE的QC45、Bang & Olufsen的Beoplay EX……甚至睡觉时不舒服的入耳式耳机也让我又安排了一副苹果AirPods 3代。
耳机还未消停,手机又成了下一个消费的深渊。我因运动时拿Pixel4a拍出的照片不够满意,最终买下了索尼Xperia PRO-I。它屏幕的惊艳让我彻底陷入“索尼大法好”的迷思。
到了七月,我终于因为这场“装备拉满”的运动减掉了6公斤。可减重的喜悦没持续多久,欲望便再次涌起。PRO-I的相机虽然优秀,但在全画幅相机面前还是不够看。几经纠结,我选择了索尼A7M4。
搭配一支腾龙35mm F2.8镜头,我第一次感受到摄影的魅力。那天,我爬山拍了一些照片,还用Lightroom调出了一张“自我感觉良好”的作品。可我社恐的性格却让我每次外出拍照时都感到窒息,尤其在人多的地方拿出相机的那一刻,内心的尴尬几乎让我想立刻逃跑。
这三个月,我像一场永无止境的消费狂潮中的小木舟,漂流在耳机、手机和相机的浪潮间。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,而这个星期,我甚至一天运动都没做。耳机和相机堆满了房间,原本的初衷仿佛成了一场遥不可及的梦。
我开始思考,或许该卖掉一些耳机,只留下最实用的苹果AirPods和索尼的两副,回血4000元。可内心的欲望依然挥之不去,我偶尔还会翻看富士X100V的评测视频,心痒难耐。更别提索尼新出的16-35mm电动变焦镜头,年末的奖金或许又会成它的囊中物。
运动的初衷在这场消费中渐行渐远,可我也无法否认,装备带来的短暂愉悦让我忘却了一些生活的疲惫。我不知道这份热情还能坚持多久,但希望在年末的某一天,当我拿着新镜头拍下第一张满意的照片时,能对自己说一声:这一切,至少不算完全徒劳。